提及亞馬遜,最先想到的總是電商平臺,極少會與智能家居相掛勾。就在最近,有媒體稱,亞馬遜和加州政府簽署了一項協議,開始專注于測試各種相互連接的家庭硬件,從而實現一鍵智能訂購產品。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亞馬遜對于智能家居的進軍,谷歌、蘋果同樣也在加緊研究中。此外,更多智能家具更是層出不窮!

亞馬遜智能家居計劃 致力用家具一鍵訂購
據媒體報道,亞馬遜和加州政府簽署了一項協議,5,500萬美元的資金將在五年時間內逐漸注入。這項計劃被描述為“電子設備研發”,主要是專注于測試各種相互連接的家庭硬件。同時,這家西雅圖零售商向其位于硅谷的工程中心Lab126注入了5,500萬美元,加大了研發力度。
據了解,亞馬遜早已經開始測試可允許用戶輕按按鈕便能從家中訂購產品的設備,并將和同為科技巨頭的蘋果和谷歌公司在智能家庭領域展開貼身肉搏。
據知情人士稱,亞馬遜的實驗仍然只是處于早期實驗,因此目前還不能確定最終產品是否會上市。但必須說的是,進軍智能家居市場是必然的。
Lab126的網站成立于2004年,網站上解釋了“臭鼬工程”的名稱由來,并對“A2Z”的來歷做了一番解釋。
“Lab 126的名稱來自于亞馬遜標識中的箭頭——該箭頭從‘Amazon’的‘A’指向‘Z’,而‘Lab126’中,‘1’代表‘A’,‘26’代表‘Z’。這家子公司的職能是亞馬遜消費者電子產品的創新和研發實驗室,并將硅谷最聰明的人聚集在一起。”
Lab126開發了Kindle和其他消費電子設備。據透露,亞馬遜目前正在測試可以放置在廚房或衣櫥中的簡單的WiFi設備,幫助用戶一鍵訂購生鮮食物等商品。
通過Lab126的試驗,亞馬遜希望在用戶的家中布滿各種聯網的傳感器,從而可以提前告訴用戶需要更換空調濾網或是洗衣機需要修理。假使一款設備能夠從住宅內部發送新數據,那么該公司就能更好地理解客戶需求。亞馬遜也可以利用其Amazon Web Services的云基礎設施來收集、存儲和組織這類數據。
不管亞馬遜現在對于智能家居的計劃處于哪一步,值得肯定的是,亞馬遜已經開始接觸智能家居這個領域。
用家具給手機充電 無線充電更美觀
早在2011年,無線充電的概念就被提出來了。Qi是全球首個推動無線充電技術的標準化組織--無線充電聯盟,但是Qi巨大的充電器放在家里確讓人實覺得有點兒丑陋。但來自芬蘭的PowerKiss把無線充電設備集成到了家具中,讓無線充電設備看起來更加美觀。

PowerKiss 前不久宣布與機場座椅提供商Zoeftig 合作,在機場推出了他們的無線充電座椅。乘客們可以在候機時,只要將手機放到座椅上的一個紅色圈內,就可以進行充電了。充電時,你的手機還需要插上一個白色充電環。這一充電環利用的仍是電磁感應原理。可以將安裝在家具內的無線充電設備所發射出來的電磁場轉換成電能。
據了解,無線充電技術(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ireless charge technology ),源于無線電力輸送技術。無線充電,又稱作感應充電、非接觸式感應充電,是利用近場感應,也就是電感耦合,由供電設備(充電器)將能量傳送至用電的裝置,該裝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對電池充電,并同時供其本身運作之用。由于充電器與用電裝置之間以電感耦合傳送能量,兩者之間不用電線連接,因此充電器及用電的裝置都可以做到無導電接點外露。
將無線充電與家具結合在一起的這一做法無疑是大膽創新的,而這樣的做法同時也使家具與智能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PowerKiss 表示,目前已經有多家企業采用了他們的設備,包括了芬蘭的赫爾辛基機場、瑞典的Wayne's Coffee連鎖店等。
智能家居系統來襲 時尚生活你來定
在信息技術、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不斷刷新著人們的生活習慣時,也推動了家居、樓宇及城市的智能化發展。而在剛剛結束不久的上海智能建筑展覽會上,ABB推出“i-家”和“e-家”兩款智能家居系統。這兩款產品定位在高端智能家居電子消費品,具有安裝更簡便、操作更簡單等特點,實現了對家用電氣設備如燈光、空調、電冰箱等用電狀態的智能監控,能降低能耗。

據了解,“i-家”是一款采用無線網絡技術和紅外技術的智能家居系統,用戶無需單獨布線,直接安裝智能開關和插座。通過APP,就可以實時控制家中燈光、溫度和家用電器等,使用便捷。而“e-家”則是一款有線系統,通過一條總線連接并控制家中的燈光、調光、窗簾、窗磁、空調等,通過便捷的集成可實現更豐富的控制組合。
據悉,“i-家”系列由ABB本土研發團隊為中國市場開發,是在現有傳統家裝基礎上升級到智能系統為目標,產品將在10月底發售。